玄憬龙︱从传统服饰文化出发,禅于心,行于爱
2017-01-13
 

 

■文/秀红

■编辑/小云

 

◎传统服装有两种基本形制,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。

上衣下裳制,相传起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,《易·系辞下》载:“黄帝、尧、舜垂衣裳而天下治,盖取诸乾坤。”上体所著者称“衣”,下体所著者称“裳”。《释名·释衣服》曰:“凡服上曰衣。衣,依也,人所依以避寒暑也。下曰裳。裳,障也,所以自障蔽也。”

 

 

到了汉代,才开始把前后两片连起来,成为筒状,即现在所说的“裙”。春秋战国后,又出现一种将上衣下裳合并制成的服装,名曰“深衣”。此后,两种服式并行不悖,沿用至今。其中如袴褶、襦裙、袄裤等均属上衣下裳制;而长衫、旗袍以至现代的连衣裙等则属衣裳连属制。

 

 

 

衣裳连属制,古称深衣,始创于周代。《礼记·深衣》注称:“名曰深衣者,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。”

上衣下裳制搭配灵活,脱换方便,穿着后行动亦较自由,故多为从事劳作的下层平民所采用;衣裳连属制保暖性强,但较为拘束,不便行动,故多为上层贵族所采用,以显示士人的高雅风度和女子的窈窕体态。

 

▲唐代篮彩女立俑

 

最为又有趣的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莫过于唐代了。唐时妇女流行穿男装,不仅民间女子流行,甚至宫廷内的宫女、贵妇们也喜爱男装。这反映出当时女子追求轻便、潇洒的效果,更反映了其渴望取得男女平等的心态。尽管这一现象只是『昙花一现』,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道奇异风景。这件女俑所穿的袍服是当时官宦男子穿着的常服,配上这位柳眉细眼、小嘴红唇的秀美女性,俊朗洒脱中尽显俏丽。该俑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。


 

 

 

EDISA服装设计总监王晨女士耗时将近10年时间,缔造出大爱的无为心灵世界。宁静的心,质朴无瑕,回归本真,这便是参透人生,便是禅。在这个“禅”的空间里,她的精神理想与她的设计理念合抱在了一起。她所展示的不是服装,而是对中国传统服饰一种深深的大爱,以及人与人之间一种爱的传递与诠释。

 

“禅”讲回归天真,扪摸真实,用心灵去体悟,去领会其内涵的博大、宽广、自由;不拘泥于形。EDISA认为,禅文化在和服装设计艺术相结合的同时,同样表现出这种独特的性格,融入禅文化的服装设计,不仅由局限的某种造型特点和颜色,或者特别的面料就能表达。首先要表达的是一种理念,不能拘泥于服装的造型色彩,不能只看到服装款式局部的变化,应放下具体形象的束缚,脱离其表象,并不是有完整造型的服装就能全然表达设计师对服装美的追求,而要从服装的灵魂来入手,顺应内心的声音,使设计师的情感渐渐流露,达到服装艺术美的升华。

 

 

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谈到某种文化的时候,往往最先联想到的是这种文化本身。因此当一谈到禅文化在服装中的表现时,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和尚服、对襟、搭襟款式、麻质粗布面料抑或是比较低调的灰白色彩等等这些具有“禅”文化表象特征的服装形式或元素。如果只通过这种简单的表面联想的话,那难免有些太表面、太肤浅,设计的空间也会很狭窄。EDISA所说的是把禅文化融入其中,除了那些表象的元素之外,更多的是使这种文化如骨髓般地深植于其中,从精神或思想的高度去理解把握它。

 

2015111,玄憬龙博物馆岭南分馆将于佛山岭南天地举行揭牌开张仪式,届时欢迎各界人士穿传统服装亲临现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,同庆同乐。